王湛|高峰风采——从南通女工传习所看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在职业教育史上的地位

王湛
2024-11-19

图片

本文系教育部总督学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江苏省张謇研究会高级顾问王湛在2024年11月12日张謇职业教育思想暨纪念女工传习所创办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图片

二十世纪初,张謇和南通人民缔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

何谓“第一”?

理解张謇开创的事业和“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第一”,要关注两重含义。

一是开风气之先的首创。

胡适说:“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

二是超群拔萃的卓越。

杜威说:“南通者教育之源泉,吾尤望其成为世界教育之中心也。”

欧阳予倩回忆当年他对更俗剧场的印象说:“那时更俗剧场之好,恐怕中国没有第二家。”

张謇以力求精进的精神开创事业, 既有诸多开路先锋之首创,更有会当凌绝顶之卓绝。



高峰景色

女工传习所的成就与特色

图片

南通女工传习所创办于1914年,1938年因日寇侵占南通被迫停办。1943年复办,直至1950年停办。1914年至1938年为第一阶段,1943年至1950年为第二阶段。

图片

南通女工传习所创办开始的第一阶段(1914年~1938年),特别是第一个十年前后,生气勃勃,精彩纷呈。成为南通教育和中国女子职业教育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

(一)最靓校(所)长

图片

蜚声海内外的一代刺绣艺术宗师任首任校(所)长,治校执教7年直至病逝。沈寿初名云芝,号雪宧,在全国闻名是1904年慈禧七十寿辰时献绣祝寿,慈禧赐字,更名为寿。

图片

著名学者俞樾赞其为“针神”。

慈禧为沈寿因人设事,下谕旨命农工商部设女子绣工科,任总教习,其夫余冰臣任总办。

1910年清政府在江宁举办南洋劝业会,陈列展品100余万件。沈寿被任命绣品审查官,总审查官是张謇。沈寿初识张謇。

图片

沈寿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参展,被誉为“绝绣”,第二年参展意大利举办的万国制造工艺博览会,获得最高奖“卓越奖”。沈寿因此名扬全球。

沈寿1906年至1911年在京城农工商部绣工科主办的女子刺绣职业学校担任总教习,为此作准备,专程到日本考察绣术。1912年又迁居天津开办“教绣处”。

沈寿的绣艺、她的声望与影响以及从事绣校办学的经验,超群拔萃,难有出其右者。

(二)最强校(所)董

南通女工传习所的校董是张詧、张謇兄弟二人,而主事者为张謇。张謇怀着对妇女生计及教育特有之关切,兴办女子教育,举办女工传习所。延请沈寿主校,出资兴建校舍,参与制订教学计划,组建绣织局,助力传习所师生绣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张謇十分敬重沈寿的人品与才艺,在办学过程中与沈寿结下深厚情谊。校董与校长的亲密合作将传习所推向辉煌。

似张謇如此伟大之实业家、教育家作为一所女子刺绣学校之校董,并以极大热忱投身办学全程中,史上无第二人。

(三)创新教法

图片

女工传习所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进行课程设计,除刺绣专业课,还开设国语、算术、图画、写字、素描、色彩和家政等。沈寿教授专业课,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实践操作,教者示范指导。引进西洋美术教法,重视色彩、写生教学。传习所的工科,除刺绣外,还有适合女子的织发网、编杞柳、裁缝、养蚕、保姆等科目。刺绣专业有一年制的速成班、两年制的普通班、四年制的刺绣美术班和五年制的研究班。学校形成多专业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人才辈出

图片

南通女子传习所第一阶段25年培养学生数以百计。仅刺绣专业在沈寿逝世时已学成110多人,绣科生员遍及华东各省。学成后有的留校任教,有的受聘到上海、安徽等地的刺绣学校任教,为各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刺绣人才,传播沈寿刺绣艺术。南通女工传习所抗战后期复办,骨干教师基本都是第一阶段传习所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传习所培养的人才,创作了不少绣艺精品,传布海内外。她们中不少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传承发展刺绣工艺的骨干。

(五)摘取桂冠

图片

1915年,美国在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民国政府应邀参加。南通女工传习所虽成立不久,仍组织师生赶绣作品参展。参展展品手工艺术品居多,刺绣艺术品竞争激烈,精品云集。南通女工传习所在此展中成绩突出,获奖等级最高,数量最多。沈寿的杰作《耶稣像》获金奖,教师施宗淑和她姐姐施宗法合绣的《牧马图》获银奖,金静芬的肖像《齐老太》获青铜奖。其他教师亦有多幅作品在会上展出并获好评。获此殊荣,南通女工传习所在地方和全国更是声望日隆。

(六)绣品出海

图片

南通女工传习所教学与生产相衔接,师生的绣品与市场相衔接。为更好地销售师生绣品,1920年筹建了南通绣织局,沈寿任局长。在上海、美国纽约第五大街、法国、瑞士、意大利设立分局和办事处,销售传习所的刺绣工艺品和实用绣品。师生绣品走出海外,走向世界。

(七)传世之作

图片

沈寿数十年精研绣艺,传承传统,不断创新,将传统绣艺与现代美术相结合,将中国绣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峰。在张謇的鼓励和全力支持下,她在病重之际,开始对自己的绣艺进行整理、提炼、总结、升华。由沈寿口述,张謇撰录,历经数月,“无一字不自謇出,无一语不自寿出”,作成绣谱,名为《雪宧绣谱》。1919年春节前由南通翰墨林书局出版发行,后人曾译成英文版,书名《中国刺绣艺术》。此谱承先启后,推陈出新,在中国刺绣艺术史上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

(八)秀丽校园

图片

女工传习所初办时附设在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内,校园依建于明代的私家园林,珠媚园改扩建而成,园内新建校舍与原有树木竹石相映,优雅秀媚,园如其名。随着女工传习所招生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夺奖而名声大振,张謇筹资为其新建校舍,选址在城南濠河边,新建三幢教学楼,由著名建筑大师孙支厦设计,教室高大宽敞,校园内绿树成荫,开轩是濠河碧波荡漾,是女子工艺教育的绝佳环境。

图片

上列南通女工传习所八景,堪称当年中国女子职业教育的绝佳风景,高峰景色。



高峰气象

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的高度

图片

南通女工传习所是张謇丰硕的办学成果中一颗无比绚丽的果实。这粒果实,浸透着这位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办学巨擘的心血,也蕴含着这位伟大教育家代表那个时代高度的教育理念。

(一)民生为本

张謇办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首先着眼于民生。

“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

“各种实业学堂得以次弟设立,实于国民生计有大关系。”

张謇对一般妇女的生计高度关注,他创办女工传习所,开办女子职业教育,主要为拓宽妇女的生计。

“鄙人之农工业与学,谋吾南通一般妇女之生计,既有纺织,复有火柴,足容数千人矣。......绣工则少数女子习之,亦必衣食足以自赡之家,不能及于穷檐茅屋,是以设蚕桑讲习所于南山闸桥,又拟设发网传习所于军山粤之圩,诚欲使妇女习勤于农之外兼事工以广生计也。”

(二)产教相连

图片

张謇以教育家办实业,以企业家办教育,深谙实业离不开教育,教育也离不开实业。

战略上,“父教育,母实业”。

“父教育而母实业,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实业,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

“孔子言:‘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夫不教之民,宁止不可用为兵而已,为农、为工、为商,殆无一可者。然则图存救亡,舍教育无由。而非广兴实业,何所取资以为挹注,是尤士大夫所当兢兢者矣。”

战术上,“产教迭用”,“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

张謇举办女工传习所,就是希望在培养刺绣人才的同时把刺绣品推向市场。传习所是学校与工场相结合,师生作品与市场相连通,绣织局的组建,上海及海外分局、办事处的组建都是为了将传习所及传习所师生绣品及南通民间绣品与市场对接。绣织局每年对外贸易高达20多万美元。1921年张謇开始免除每年给女工传习所的补贴费用,因为传习所已能经济自给。

(三)教地相适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张謇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他办学遵循的准则。“在南通讲教育,先要想什么是南通需要的,什么是适合南通的。”

张謇举办女工传习所有多种原因和机缘,但重要一点,是适合南通地方特点和需求。南通是纺织之乡,绣艺在南通有深厚的民间基础,南通妇女勤劳刻苦。近代纺织工业兴起,需要也可能推进相关手工业的发展。

(四)职普相辅

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作坊传艺之间的重要区别,除了班级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一点来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相通的。

张謇对所办职业学校的学生,注重多方面素养的培育:1.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高尚之人格。2.注重学生身体之健康,以养成勤勉耐劳之习惯。3.注重实地练习,以养成切实应用之智识。

女工传习所开办之初依托南通女师,新建校园后也与女师相互依靠。女师学生的女工由传习所教师传授,而传习所学员的若干课程则由女师教师兼任,以保证促进学生全面素养课程之实施。

(五)知行并进

张謇在上世纪初旗帜鲜明地提出“知行并进”的教育主张,无疑是对旧教育的批判,对新教育的期盼。

“良知之学,重在知行并进。居今之世,舍知行并进,尚安有所谓学务哉?”

张謇在自己的办学实践中是力主并切实践行知行并进的。

“诸生在校数年,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然此为书籍上之研究,至实地作业,又重经验。”职业教育尤需重视实践。他强调,“专门教育,以实践为主要。”他在办学中重视置办实训设备,兴建实习工场、农场,乃至博物苑、气象台,为学生开展实验、实训和实习考察活动提供条件。

商通女工传习所教、学、做合一,学生在绣绷上学,教师在绣绷上教,教学成果在绣绷上完成。

(六)祈通中西

借鉴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立足本国本土实际,这是张謇办教育、办实业、办各项事业的一项原则。

“夫课程之订定,既须适应世界大势之潮流,又须顾及本国之情势,而反复斟酌损益,乃不至凿圆而枘方。”

张謇兴办各项事业,重视中西沟通,或学习西方经验,或引进西方人才,同时,也注意推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方贸易往来。

南通女工传习所师生优秀作品去海外参加博览会,得到张謇倾力支持,而传习所的绣品走向欧美市场,更离不开张謇的运筹与支持。

(七)人才领军

张謇办教育、办实业,重视选人用人,唯才是举,有才必用。“但于用人一端,无论教育实业,不但打破地方观念,而且打破国家界限;只要那个人能担任,不但中国人,外国人都行”。

张謇重用专家,重用杰出人才。人才领军,振兴一项事业。南通女工传习所有沈寿当校长,方有登顶的辉煌。

(八)构建体系

张謇1902年就筹办“农学堂”开始在南通师范附设测绘科、工科、农科、蚕科。

1912年创办纺织传习所,后改为纺织专门学校。

1914年南通女子师范附设女工传习所。

1920年前后陆续举办商业学校、银行专修科、工商补习学校、镀镍传习所、女子蚕桑讲习所、宣讲传习所、巡警教练所、交通警察养成所、监狱学传习所……等20多所职业学校。

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地区举办如此多,门类如此丰富的职业学校,全国绝无仅有。

张謇努力构建一个能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既体现了他职业教育服务地方需求的思想,又体现了他发展教育的系统思维和重在构建体系的理念。

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全面的。对职业教育的功能使命、办学、教学、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招生就业乃至校舍建设,设备配置都有精要论述。而对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地方、政府关系,更有许多精辟见解。

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是现代的。他是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需求来认识并谋划职业教育的发展。他接受了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重视职业教育实践性,推动职业教育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他传承了儒家重视人格修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西方人本主义思想,职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他坚持男女平等,为开辟中国女子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是极富张力的。他的许多思想主张是在自己亲身实践中产生的,运用在他发展职业教育的宏大实践之中。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不仅指导和影响了他的办学和他所办学校,同时对南通各类教育和南通产业、经济、贸易、社会治理产生深刻影响。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南通和江苏的许多职业院校一直传承弘扬张謇职教思想,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全国走在前、做示范的重要力量。

张謇的职业教育思想站在了他所处时代的高峰,展示了高峰气象。




高峰风采

张謇在近代职业教育史上的地位

图片

(一)前瞻思想

在中国社会转型之际,在中国现代教育仍处于开端时期,张謇以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丰富性和极强的张力,他走到了时代的最前列。

(二)躬行实践

张謇更是一位以实践能力,实践业绩著称于世的教育家。在职业教育领域,他举办的职业学校的数量、所办学校的质量,同时代难有能与其比肩者。

(三)完备体系

张謇在南通举办了专业门类多样、学制层次丰富的职业学校,建构了比较完整的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与他在南通举办的基础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共同构成了相对完备的区域现代教育体系。在当时的中国,南通数第一,张謇数第一。

(四)创新体制

张謇举办职业教育,因其作为企业巨子和乡绅领袖的特殊地位,在推进产教相连,普职相辅,校地相适,官产学相通的办学体制创新上,为中国职业教育树立了样板。

(五)祈通中西

张謇以宏大的眼光、宽广的胸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祈通中西、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与世界的沟通联系,扩大中国职业教育在世界的影响,他作出了可贵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

(六)高尚情怀

张謇作为中国最后的大儒之一,以舍身饲虎,“此后之皮骨心血,当为世界牺牲”之精神,呕心沥血兴教办学,他个人和家族为职业教育投入经费之巨、耗费精力之大,令人惊叹,令人敬仰。前无古人,后能有来者乎?

巍巍乎高哉!

浩浩然伟哉!


分享